《种子》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高等农业院校开设《种子的奥秘》公选课的探索

 
来源:种子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7
 

一 引言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高校加强了公选课的建设和管理,确立了公选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公选课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载体,是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以及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1]。随着科技知识的不断分化和整合、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学生对自身成长需求的不断提高,对高校公选课建设质量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举措[3]。2018 年,教育部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着重强调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4]。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2018—2022 年)》要求要全面提升高校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高等农业院校除了培养农业人才、研究农业科学、服务农业实践外,还承担着保护、传播农耕文化的重要责任[5-6]。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开设公选课,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的种子系地球上的高等植物所特有,是植物经过亿万年进化的产物,其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有利于种族的繁衍与传播。种子是植物个体发育的一个阶段,即植物遗传信息的保存者与传递者;种子亦可以单独完成生命史,即成熟以后经过活力的不断衰退最终散失生命力。种子植物是地球上的优势植物,种子的出现加速了动物界的发展过程,甚至推动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启蒙与发展。在农业生产上,种子是农业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的突破均与种子有关。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一般开设有作物种子学课程,其中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有种子生物学、种子检验学、种子生产学、种子贮藏加工学、种子经营管理学等。近年来,随着高校公选课建设与教学改革的不断加强,一些高等农业院校从事种子科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尝试开设与种子有关的公共选修课程,但缺乏相关可供参考的课程内容及教学经验。安徽农业大学于2014 年开设《种子的奥秘》公选课,通过“种子的一生”揭示种子中蕴藏的奥秘,讲授种子的特征特性及生命活动规律,并将农耕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通过多年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种子的奥秘》教学内容的设置

公选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为本科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而设计的,注重知识性、趣味性、科普性、生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7]。安徽农业大学现有80 个本科专业,涉及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管理学和艺术等八大科类。《种子的奥秘》是安徽农业大学2014 年开始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也是国内高等农业院校率先以《种子的奥秘》为课程名称开设的公选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种子生物学》及相关课程内容为基础,以“种子的一生”为主线,以植物种子的传播、种子的形态结构、种子的化学成分、种子的形成发育、种子的休眠与寿命、种子发芽与成苗等作为重点讲授内容,使学生了解植物种子的特征特性等基本知识,理解种子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种子鉴别及化学成分利用等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能力。同时,将农耕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基于科学、历史和人文的精神与学生们共同探讨种子的奥秘,领悟种子精神及哲学道理,感悟人生智慧与生命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喜爱。

《种子的奥秘》课程定位为自然科学类,课程学分1 学分,16 学时,每次课2 学时。本课程教学任务由本校农学院作物育种与种子科学系相关教师承担,本课程没有指定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参考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使用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种子生物学》及相关课程教材、图书、专著和网络信息资料等。为了方便学生尤其是低年级非农科类学生快速了解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提高选修本课程的兴趣,在设计课程名称及各部分教学主题时,将教学内容设置为八部分。各部分教学主题采用主标题和副标题,通过与农耕文化有关的示例进行课堂教学导入,增加了课程的吸引力。具体内容见表1。例如,第3讲“种子长成什么样——种子的形态结构”,通过“曹植《七步诗》的故事”导入,首先提问“曹植《七步诗》”的内容及创作背景,引出大豆的起源、大豆类型及植株形态的介绍,再由大豆种子讲授各类种子的形态结构。

三 《种子的奥秘》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讨实践

教学方法的探讨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采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8]。公选课能够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科学研究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其教学方法与必修课程有所不同。公选课教学既要注重专业基本知识的传授,又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科普性,又要兼顾科学研究的前沿性。经过多年的教学方法探讨实践,《种子的奥秘》课程采用启发式与讨论式、趣味性与探究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案例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此方法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突出自然及人文知识的科普性,又强调了种子科学研究的前沿性,满足了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的基本需求。此外,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每年春季举办的“农耕文化节”活动,将课程教学内容融入农耕文化实践中,培养大学生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的意识,同时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利用大量图片、视频、动画等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图文声像并茂的讲授种子的特征特性及生命活动规律,引导学生思考种子对人生智慧和生命价值的启迪。建立线上课程学习群,拓展学生课后交流讨论,并指导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相关学科竞赛活动,如“爱农杯”种子DIY 大赛、“爱农杯”种子鉴别技能大赛等。

(二) 考核办法的改革实践

成绩考核是检验学生课程学习状况的必要手段之一。课程考核方式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重要环节,是教学过程的指挥棒,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9]。科学的考核方式能引导学生纠正学习方向上的偏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8]。由于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公选课应注重过程考核,考核方式可灵活多样,既要对课程学习过程要求严格,又要避免因课程考核难度大而影响后续学生的选课积极性。公选课考核大多采用课程论文或报告的方式,对选课人数多且选课学生年级专业差异大的公选课难以达到理想的考核效果。

表1 《种子的奥秘》教学内容及导入示例讲次 主标题 副标题 主要内容 导入示例种子的奥秘概述第1 讲 种子真有奥秘吗 植物种子的旅行植物种子的旅行种子的传播方式“鞭打芦花”的故事我国农业的演进第2 讲 从神农五谷说起 漫谈植物及种子种子植物的多样性种子的含义及意义神农和杜康的传说种子的外部形态第3 讲 种子长成什么样 种子的形态结构种子的内部结构种子分类及鉴别曹植《七步诗》的故事种子主要化学成分第4 讲 种子都可以吃吗 种子的化学成分种子中的营养成分种子特殊化学成分“八公山豆腐”的传说开花传粉与受精第5 讲 种子从哪里来的 种子形成与发育种子发育异常现象种子成熟影响因素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种子休眠的概念第6 讲 种子也会睡觉吗 种子休眠与寿命种子休眠的原因种子活力与寿命中国长寿老人共性特征种子萌发的过程第7 讲 种子到哪里去了 种子发芽与成苗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生命循环“越王煮米”的故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第8 讲 种子给人的启发 种子的哲学道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关于种子的哲理名言老子等哲学家名言

《种子的奥秘》公选课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并存的考核办法,既注重教学结果,又兼顾教学过程的衡量,将课程考核阶段化,阶段考核内容细致化[10]。对每项考核成绩所占比例进行合理设置,用公式表示为:课程考核成绩(100%)=考勤(10%)+ 交流讨论(10%)+ 课后作业(30%) + 开卷考试(50%)。考勤考核采用普遍点名和随机点名相结合的方式或借助线上课程学习群签到记分。交流讨论考核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课堂积极发言和课程学习群中主动交流的学生进行考核记分。课后作业考核采用课上布置、课后完成的方式,结合各部分课堂教学内容完成思考题,于课程结束时提交记分。开卷考试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种子的奥秘》试卷题型包括填空题(10 分)、判断题(20 分)、单项选择题(20分)和综合论述题(50 分),重点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分析判断以及综合运用和灵活发挥的能力。此考核办法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实施效果较为理想。

四 《种子的奥秘》教学效果分析评价

《种子的奥秘》公选课自2014 年开设以来,通过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质量不断得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们的好评。表2 列出本校2014-2019 年《种子的奥秘》选课人数及考核成绩基本情况。除2018年,其余年份选课人数均在100 人以上。各年学生成绩最高分90-96 分,最低分60-70 分,平均分 分,成绩分布合理,且各项分数的5 年平均值亦较为理想。

表2 2014-2019 年《种子的奥秘》选课人数及考核成绩注:2016 年未开课。年份 选课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2014 117 90 60 68.2 2015 108 95 60 71.2 2017 133 93 66 79.3 2018 25 90 70 79.8 2019 205 96 67 78.8平均 118 92.8 64.6 75.5

五 结语

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提出在高等农业院校开设《种子的奥秘》公共选修课,对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办法等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形成了本课程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及“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与成果可为其他农业院校开设《种子的奥秘》公选课及网络课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为编写出版《种子的奥秘》公选课教材打下基础,以适应高等农业院校公选课建设质量和水平更高的要求。

[1] 张珂.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 MOOC 模式的教学实践探索与思考[J].——以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4):65-67+80.

[2] 崔芸,黄文勇,林宇健.高校公选课课程建设探索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9(01):82-86.

[3] 姜波,李丽君.三全育人视域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路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57):260-262.

[4] 张海萍,常成,郑文寅,等.基于“全员导师制”的创新实践课程改革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79):54-55+57.

[5] 李棠,徐启豪.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融入农耕文化的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2):135-137.

[6] 姜家生,闫大玮.“农耕文化”育人路径的研究与实践——以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4):106-109.

[7] 孙飞达,刘琳,刘伟,等.公共选修课《草原文化与旅游》的教学实践与存在问题探析[J].草业科学,2019,36(3):915-920.

[8] 陶学宗,高连兴.农业院校开设《汽车文化》公共选修课的探索[J].科技信息,2009(36):28-29.

[9] 卢照,姚青荣.《大学物理》课程新型考核方式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 ,2019,6(42):53-54.

[10] 张风丽.论高校公选课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型——以《土地管理学》为例 [J].教育现代化,2019,6(49):73-75.


文章来源:种子 网址: http://zz.400nongye.com/lunwen/itemid-57809.shtml


上一篇: 苍术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下一篇: 植物保护论文_生防菌组合防控精品西瓜枯萎病的效果初探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种子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